新周期的虚与实是可笑提法还是难得投资机遇
新周期的虚与实:是可笑提法还是难得投资机遇期?
随着7月主要经济数据的公布,关于“新周期”的论战又进入了一个小高潮。
8月14日,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毛盛勇在介绍7月经济数据时就“新周期”发表看法。他认为,这实际上是一个学术上的争论,核心问题是怎么看当前中国经济和下一步的走势。确实,激烈的新周期论战背后反映了市场对中国经济存在严重的多空分歧。
新周期论战的上一个小高潮发生在6月经济数据公布之时。6月数据的全面回暖,让新周期赞同者志得意满;而刚刚公布的7月经济数据较6月出现了明显回落,新周期反对者则显得扬眉吐气。
这一轮关于“新周期”论战的起点可追溯到今年2月,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发表了题为《新常态新周期新牛市——2017年宏观经济展望》的演讲。任泽平认为,中国经济步入增速换挡期“经济L型”的一横,正站在“新周期”的起点上。
与一般讨论的经济周期包括短期的库存周期(基钦周期,3年左右)、中长期的设备投资周期(朱格拉周期,10年左右)、长期的建筑周期(库兹涅茨周期,30年左右)、超长期的创新周期(康德拉耶夫周期,60年左右)不一样,任泽平说的新周期为“产能周期”。他认为,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共经历了四轮产能周期,平均每轮周期持续10年左右,目前正处于去产能周期的尾部,也即新周期的起点上,而在股票市场上则对应新牛市。
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认为,新周期其实就是老故事
中国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4%,增速创今年月份来新低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.4%,增速创今年月份来新低。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名义增长7.9%,增速比月份回落0.6个百分点;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.3%,预期8.6%,前值 8.6%;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6.9%,增速比月份回落0.3个百分点。
九州证券邓海清指出,7月经济数据全面不及预期,经济数据全面回落揭示经济动能高峰已过,“新周期论”实属“后知后觉”。海通证券姜超认为,库存周期是上半年工业回暖的主要驱动因素,而随着PMI(采购经理指数)产品库存和原材料库存增速见顶回落,库存周期步入尾声得到确认,下半年工业生产回落成为必然。姜超进一步认为,经济周期见顶,经济下行承压。
同样的数据,任泽平有另一种解读。任泽平认为,7月数据的下滑与环保督查和供给侧改革压制生产以及新增产能有关,而这进一步验证供给出清新周期。任泽平进一步认为,在需求侧基本平稳的情况下,2012年以来市场自发出清,叠加2016年以来的供给侧改革和环保压力,以及2017年二三季度第四批中央环保督查和供给侧改革加码扩围,供求缺口扩大,这是导致周期品价格大涨、企业盈利持续改善、资产负债表修复时间超预期的根本原因。
除了对经济学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之外,关于“新周期”的论战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当前和未来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。
李迅雷认为,所谓的新一轮周期是源于钢材、水泥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,然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只是表象,首先是众所周知的去产能的效果;以及基建投资和三四线城市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的增速见底回升。
瑞穗证券亚洲董事总经理沈建光向澎湃表示,钢材煤炭的上涨不仅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基建投资有关,跟全球经济回暖也有关系。所谓的新周期其有道理的方面在于煤炭钢铁的过剩产能被去除了,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,出口增长由负转正,拉动了需求,这是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不大的;同时,也应该看到过去的经济刺激下,杠杆率大幅提高了,对于赞成新周期的那一派是不能否认杠杆率过高存在的问题的。
李迅雷向澎湃进一步指出,“新周期新在哪里,含糊其辞,新周期应该是新一轮的经济上行周期,现在还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,中央经济会议认识到了经济下行的压力,才会提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才会提到‘新常态’,这是对经济形势的判断,今后两三年内还是走L型。”
李迅雷认为,中央对中国经济的一些判断,与新周期的说法是大相径庭的。李迅雷指出,2011年到现在经济仍旧处在一个下行的周期当中,也就是所谓的“新常态”,这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是有好处的,要去杠杆、去库存、去产能;如果新的经济周期开始,就应该是反过来的,应该增加产能才是,而现如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“三去一补”,是对前期杠杆率过高的问题逐一进行解决。
还有分析师认为,CPI的低位就是对“新周期论”最好的反驳,如果确实处于新周期,CPI应该相应升温。7月份CPI上涨1.4%,涨幅比上月回落0.1个百分点。CPI涨幅自2月份开始已经连续6个月低于2%,持续维持在低位运行。
除了通常意义上的经济周期之外,制度改革是影响中国经济走向的另一大要素。套用“周期”这一热词,中国经济亦随“改革周期”沉浮。
在1978年之后这一巨大的改革逻辑下,经济增速得到大力提升,但由于改革在各领域和各时间段的推行呈现出“停、缓、急”,这样也就相应地产生经济波动。新时代证券副总裁、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,以此作为解释逻辑,我们就会发现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,以经济体制改革为背景来计算经济周期,中国就经历了整整两个完整的经济周期:第一轮改革经济周期起始于1978 年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,结束于1992 年新的一轮改革启动;第二轮改革经济周期是1992 年中国政府开始启动新的一轮改革,到2013年新的一轮改革酝酿。
1978年至2013年这35年间,中国经济规模增长20多倍,年均实现了9.9%的高增速,某种意义上这是“制度创新”对潜在增速的释放。沈建光指出,1978年以来有好多轮的“供给侧改革”带来的增长,第一轮是从农业包产到户改革,第二轮是乡镇企业等工业改革,第三轮是国企改革,第四轮是房改以及加入WTO(世界贸易组织),现在可以算作是进入到第五个阶段,IT互联行业、物流行业进入到了变革期。
-
晚间沪深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公告最新快递70
晚间沪深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公告最新快递(603600) 永艺股份:2016年年度转增,10转增15转增上市日(600008) 首创股份:召...[详细]
-
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因违规终止确认金融
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因违规终止确认金融资产等被罚45万11月28日,海南银监局发布琼银监罚〔2017〕69号行政处...[详细]
-
伯南克自动减支生效不会导致市场动荡
伯南克:自动减支生效不会导致市场动荡当地时间2月27日,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众议院就半年期货币政策报告作证...[详细]
-
中国汽车产业有望形成新竞争格局
中国汽车产业有望形成新竞争格局2018年7月1日起,中国将下调汽车整车和零配件的进口关税。据报道,整车关税将...[详细]
-
五龙电动车料全年亏损增3至4倍挫近8
五龙电动车料全年亏损增3至4倍 挫近8%五龙电动车(00729)现价下跌7.69%,报0.132元;主动沽盘72%;成交约801万股,涉...[详细]
-
消息称中国正通过三大政策性银行实施财政刺
消息称中国正通过三大政策性银行实施财政刺激据彭博社消息,中国正通过其三大政策性银行实施刺激政策,具体...[详细]